FPGA
FPGA是在PAL(可编程逻辑阵列)、GAL(通用阵列逻辑)、CPLD(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)等传统逻辑电路和门阵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。它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,绘制出实现用户要求的原理图、编辑布尔方程或用硬件描述语言等方式作为设计输入;然后经一系列转换程序、自动布局布线、模拟仿真的过程;最后生成FPGA的数据文件,对FPGA器件初始化。这样就实现了满足用户要求的专用集成电路,真正达到了用户自行设计、自行研制和自行生产集成电路的目的。
FPGA由可编程逻辑块(CLB)、输入/输出模块(IOB)、可编程互连资源(PIR)等三种可编程电路和用于存放编程数据的静态存储器SRAM组成。CLB是实现逻辑功能的基本单元,它们通常规则排列成一个阵列,散布于整个芯片中。IOB主要完成芯片上的逻辑与外部引脚的接口,通常排列在芯片的四周。PIR提供了丰富的连线资源,包括纵横网状连线、可编程开关矩阵和可编程连接点等,它们将各个CLB之间、CLB与IOB之间以及IOB之间连接起来,构成特定功能的电路。静态存储器SRAM用于存放内部IOB、CLB和PIR的编程数据,并形成对IOB、CLB及PIR的控制,从而完成系统逻辑功能。